「 關節鄰近假說 」
是由物理治療師Gray Cook
以及功能性訓練專家 Mike Boyle
根據自身觀察以及多年訓練選手經驗衍生出此假說。
從足底至頭頂,我們分別做個簡單的說明:
足底 = 穩定度
踝關節 = 活動度
膝關節 =穩定度
髖關節 = 活動度
腰椎 (下背部)=穩定度
胸椎 =活動度
肩胛骨 = 穩定度
肩關節 = 活動度
當一個關節需要活動度(mobility),
鄰近關節就需要穩定度(stability)。
而此假說是簡單的思考方向,
若缺少了正確的評估,
而直接判斷需要的是活動度或穩定度,
也非好的做法。
除了「靜態」可以評估「關節排列」以外,
更能從「動態」看出弱連結,
通常可以利用徒手過頭深蹲、
單腿蹲……等等的動作檢視。
你有多久沒認真看過
自己在鏡子前深蹲的模樣?
深蹲會歪一邊?
發力卡卡的?
重量的刺激固然重要,
而我們時常忽略單腿訓練的重要性,
而專注在重量數字上,
挑戰單腿深蹲可以找出你的動作缺陷,
進而進行加強,
若忽略兩邊不對稱的問題,
可能會造成過度使用傷害。
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myrangeofmotion.de/blog/2017/5/8/der-joint-by-joint-ansatz)